企業注銷和吊銷,兩者到底有什么區別?
實際社會經濟中,關于公司注銷和撤銷的相關問題,常常讓一些經營者分外困惑。那兩者到底有什么具體的區別呢?下一步,本文將介紹和解釋這個問題。
一般有注銷和吊銷兩種情況,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一、不同的定義。企業注銷是企業因自身原因不能或不愿繼續經營而向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從而終止企業法人資格的過程?!暗蹁N”是指工商部門對企業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規章,以強制手段剝奪其經營資格的行政處罰。也就是說,注銷是股東主動決定清算,不再經營,與違法行為沒有任何關系;注銷實質上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企業的一種行政處罰,對于企業來說是被動停止經營的行為。
二、影響各不相同。存在著注銷和撤銷的不同效果,主要表現在:
(1).公司注銷必須經過清算程序,處于清算期間的企業仍具有法人資格,但在清算結束并辦理注銷手續后,公司法人資格即告消滅,公司不再擁有自己的財產、名稱、經營場所、組織機構,且不具備民事責任能力。即注銷是企業合法退出市場的唯一途徑。而且對“吊銷”而言,其一般只會導致公司經營資格的消失,被吊銷營業執照后,公司將無法繼續經營,但公司的法人資格不會消失,公司仍然可以對自己的財產承擔責任。
(2).注銷對法定代表人一般沒有不良影響,而“吊銷”對公司法定代表人則有一系列不良影響。依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撤銷權對法定代表人的不利影響表現為:
1)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后,法定代表人出現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情況時,應限制其在法定期限內(3年)不能在已任職的企業法人中繼續擔任法定代表,并限制其擔任其他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
2)在法定期限內(3年內)不申請或擔任其他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層);
3)法定代表人等信息將被傳送到全國工商系統的黑名單數據庫,實現全國范圍的監管,同時將不良記錄納入全國金融征信系統;
4)影響了股東對公司的信用。
因此,從以上介紹中可以看出,公司注銷和注銷在本質上是有具體區別的。所以,對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來說,它應該在收到“吊銷”通知后,積極作出反應,積極處理,盡量消除不良影響。